当前位置:大齐创业网 >> 创业经验 >> 文章正文

创业经验视频饮食怎么学习?

发布于:2021-09-21 被浏览:485次
创业经验视频饮食怎么学习?

朋友小郑34岁,家中独子,育有一儿一女,从事餐饮行业16年,打04年开始,从最底层的洗菜,杀鱼,端盘子做起,一直做到配菜,打荷,上灶炒菜。市里的大小酒店做了有二十多个。但提起开饭店,餐饮创业,那真是鼻涕五把,泪十把呀!

小郑十余年间,创业4次,均以失败告终。

09年,在乡镇做了一个面馆。

13年,在闹市街头开豆腐汤馆。

16年,在小区商铺卖快餐。

19年,在景区附近的牛肉汤馆。

这其中,除了快餐店是自主经营,其余三个店,全都是学习加盟的。

09年,第一次创业,小郑满怀热情,在离自己家不足十公里的镇上,加盟了一家生意火爆且稳定的手擀面,学费5000块,加盟费5000块。学费是必交的,加盟费是选择性的,打人家招牌,加盟费必须交,做自己品牌的话,不必支付加盟费。小郑一次性交了10000块,又给面馆免费工作了一个月,算是学习期。因为长期从事酒店厨师工作,所以一个月学习期后,面馆老板很满意,原话说:“技术达标,符合开店标准”。

小郑回到自己所在的乡镇,找了个交通便利,人流量大,位置显眼的地方,接了个面积60多平米的凉皮店,付了7000块的转让费,原店主给他留下了桌椅板凳,锅碗瓢勺。自己又交了一年房租9600块,接着花了一万多块钱,简单整理和添置了一些面馆设施,改头换面后,就开始营业了。

这前后一共花了不到四万块钱,就开了个小面馆,现在感觉有些廉价,但在当时09年,那时市区的人均工资不过600块钱,像酒店厨师的技术岗位,月薪不过也才一千出头,这四万块钱,已经是小郑几年全部的积蓄了。

面馆开业后,当年还没有微信支付,自媒体引流这些技术,开业做活动也只是面馆门口放个音响,墙上贴上吃面送汽水送卤蛋的广告页,再等到中午12点,燃上一挂鞭炮,也就算开业了。

开业前半个月由于一直有活动,生意还算过得去。因为小店利薄,小郑只雇了一个洗碗打杂的阿姨,厨房有小郑和其母亲两个人。面馆总体规模比总店小一点,人员配置也比总店少一个。但位置选择,开业指导,装修整理,都是按总店指示进行的。其实所谓的总店,不过也是经营了七八年,环境一般,设施老旧,但生意稳定的普通面馆罢了。

菜品方面,小郑几乎经营的和总店一样,主营手擀面,菜卤和浇头,有西红柿鸡蛋,青椒肉丝,老北京炸酱,雪菜肉丝和酸汤面叶。小菜有卤蛋,涮豆皮和涮牛肚。凉菜简单的五六个。小郑算是复制了一个和总店一样,缩小版的面馆。另外调料方面也是从总店拿的40块一斤的料粉。做的口味也是相差无几。但这生意却像膏肓之年的老人,一天不如一天。

经营到第三个月,面馆已经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没办法,小郑只好多次去总店尝味道,学经验,总结不足之处。但同样的面粉,一样的调料,自己也有几年酒店厨房的工作经验,怎么就没生意呢?

总店老板配送的调料粉不一样吗?但做出来口味的确一样啊!再说他调料粉卖的多了,收入自然也上涨,更不可能掺假自毁招牌。

总店老板也来找过小郑几次,想了诸多办法,想让小郑把生意做起来,也算是给总店创品牌,挣口碑了。

但终究梦想抵不过现实,坚持了10个月,小郑趁房租还未到期,便放弃了。开业时门口做活动的广告纸还未撕下,旁边已贴上了A4纸打印的转让字样。门口水泥地上,似乎还残留着鞭炮燃放过后,火药炸出的红色印记。

新颜未散,旧貌已现,苦辣滋味,酸甜自知。

不是小郑不坚持做下去,开店已经花光所有积蓄,近一年时间,生意不景气,只能勉强维持着日常生计。而真正打垮小郑的是自信,做厨师的自信。

酒店后厨五年工作经验,却做不好一碗面。他不相信再交一年房租,自己再坚持一年,生意会有转机。他害怕看见母亲浮肿的双手,更不忍和母亲悲悯的眼神对视。


两个月后,面馆也没人接手,眼看临交租金的日子越来越近,没办法,小郑只好硬着头皮,把餐具厨具,桌椅板凳,和能拆除拉走的一切,用人力三轮车,自己和母亲,一车车,一趟趟,拉回家里,暂时存放起来。

多年后再回头看当初,问题不是出在口味上,更不是出在经营方式上。小郑与我交谈当中,也总结了几条失败的经验。

1:总店的位置在乡镇街道上,小郑的面馆也在乡镇上,人均消费能力,和店面位置从表面看甚至优于总店。但恰恰因为这些优点,导致了失败。因为总店虽然地处城市边缘乡镇,但因为周边厂区较多,所处区域外来务工人员,租房者居多,所以外出用餐随机性大,饮食消耗潜力也一直持续不减。而小郑的店面,虽然地处城区繁华乡镇,位置更是住宅区主干道,但周围居民多是当地人,很少外出吃应时饭,即便用餐,也是一些火锅店,烧烤摊,宴会酒店这类的聚会型场所。

2:减去附近住宅居民不说,那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行人与路人呢?难道也没人吃吗?事实是有人吃,但少的可怜。在不是饿不择食的情况下,很少会有本地人愿意试吃一家新店面,况且这家店卖的还是平淡无奇,自己在家也能做的手擀面,即使有家人或朋友想吃上一碗面条,料想也会选择当地的老字号面馆,哪怕远一点,也不想冒险就近选一家看起来生意并不好的新店。即便是外地人路过,那也多是选择当地的特色美食,这就是中国人的饮食思想,也可以说是生意经。看起来人越多的地方,不管自己是否吃过,宁愿排队等候,也愿意一试。而看起来没人光顾,即使店面整洁干净,更不用费时等候的店面,大家考虑的,多是这家肯定不好吃,否则怎么没人呢!不管你服不服,多数人都是这种思想,包括我自己。这也算是中国人生意经里的一条,越是人多扎堆的地方,人越来越多,越是人少的地方,人越来越少,直到没人。难就难在,怎么把人气聚集在自己这里。

3:错误的创业思想也决定了小郑的失败,当初只是一味认为,能尽可能多的复制总店的模式和菜品,就能离成功更近。孰不知,自己接手的店面,上家做的是米皮凉皮的快销食品,最后依然失败。现在换做自己,做的依然是手擀面类型的应时饭,那怎么会轻易成功呢!

4:那么在居民住宅区就一定不能做正餐单份的餐饮了吗?答案肯定不是的。这里就说到小郑自我反思的性格缺陷了,不坚持,和没韧性。当年创业做面馆小郑20岁,15岁时小郑初中毕业,便投身厨房,做了几年厨师,按说再做面馆,理应手到擒来,但给酒店打工,和自己做老板,完全是两回事。面馆开业后,小郑年龄和性格上的缺陷便显露无疑。开业后的生意远比想象中的差的多,一方面接受不了现实的打击,一方面自己还要早起买菜,白天在厨房擀面炒菜,晚上打烊后收拾食客离开后留下的残局,这些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远比在分工明确的酒店打工要大的多。短期还好,长期以往,小郑根本无心应对店里其他琐事,要知道,有些餐饮店生意好,前台接待也很重要,有的人可能就看中老板豪爽,聊得来,对眼缘,会宁愿多走几步,也愿意来你店里消费,更愿意把别人介绍过来。但小郑哪有心思应对这些。但能长期存活下去的老店,哪个不是味道过关,服务过硬,慢慢熬下去,到最后成为人们口中的老字号的。小郑当时的状态,恰恰也很难坚持下去。

5:老人口中所谓的“勤行”,首当其冲便是餐饮业,从早晨的烧饼油条,包子稀饭。到中午的面食米饭,冷拼热炒。再到晚上的烧鸡卤肉,火锅串串。从早到晚,哪一样不是由生到熟,一步一步逐渐完成的。所以,吃食这东西,懒人注定是做不来的。

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餐饮更是实业,也是永不淘汰的行业。但厨师也好,创业开饭店也罢,辛苦程度,可见一斑!

(图片来自网络)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