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齐创业网 >> 创业经验 >> 文章正文

学生励志创业经验是什么?(学生微商创业励志语录)

发布于:2021-10-24 被浏览:267次
学生励志创业经验是什么?(学生微商创业励志语录)

现代素质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就是创业教育,这也是创新教育的实质内容和最终目的。进行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且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所以,高校目前最重要的教育任务就是强化对学生的创业教育。

关键词:创业;教育;能力;培养

心理学家班杜拉在一九七七年首次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指人们对于自己能不能运用所掌握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在创业过程中,创业的个体需要独自担任多个角色,独自完成很多任务,创业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完成这些工作的信念程度。在此意义上来讲,创业能力就是指创业者判断自身所具备能力的自我感觉,自我评价水平比较高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创业行为。所以,如果在创业教育中不能激发学生创业能力的自信,学生的创业也很难取得成功。

一、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1、现代素质教育中,创业教育是核心内容。素质教育具体是指利用一些积极因素,比如环境、教育等,在准确判断学生现有发展潜力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将学生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学生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上实现更好的发展。素质教育是针对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具体操作,其倡导活学活用的原则,更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性和全面性,使全体受教育者都能和谐全面的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实际意义,从而更好地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并且把素质教育的主流思想也反映了出来。在个人素质中最有价值、最深层次的能动力量就是创业能力,它将人们实践能力中的独创性和开拓性体现了出来,这些特性正是素质教育核心内容的体现,这一点也体现了素质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因此,在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对于个人潜能进行不断地开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这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具体化,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对于教育功能也进行了重新定位。

2、创新教育实质以及最终的目的就是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江泽民在会见两院院士时就曾说过:“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对知识进行不断创新,这些都是知识经济最基本的特征,而人才更是关键,人才可以加速知识的创新,人才也可以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对于年轻人才的培养是需要特别注重的。”创业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创业能力起到了保障作用,创业能力也是实现创业目标的基本能力,它还包括创业主体的动手操作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创业成果的发展能力等。创业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对素质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创业意识是创业型人才首先应该具备的,也就是想创业,推崇创业并且养成习惯;其次创业精神也是必须具备的,要有献身事业的精神,要敢于创新;最后具备创业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点,要能创业,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具备扎实的实践动手技能,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了解吸收和创新知识的方法。能够把创业意识、精神、能力进行综合体现的就是创业型人才,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以及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现实意义

1、这是解决大学生缺乏创业能力问题的重要措施。传统的应试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很会考试,以背功见长。而很多高等院校也会把多背诵当成考试的中心要求,很少要求学生理解,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创新。很多高校学生都是到了期末考试之前的几个星期才会临时抱佛脚地学习一段时间,平时都是无所事事,导致考试经常不及格。有一些大学生很容易满足,不愿意冒险,这种人才对于社会的稳定、社会知识的继承很有益处,但是对于社会的发展就没有什么帮助,普遍缺乏创业精神、个性思维以及创业技能。

2、这是减小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项重要举措。现阶段,高校扩大招生,加之现阶段实行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很多大学毕业生,特别是一些冷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出现这一问题固然有社会偏见的原因,但是也有很多毕业生是因为专业能力太差,才刚刚走上岗位就被用人单位解雇,这就单纯是因为个人原因了。另外,大学毕业生可以将自己的身份由待业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去选择一些新的行业,当然这也要求大学生具有极高的创新能力。不难发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在大学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瓶颈问题

当前我们的国家和高校都很重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并且很多高校也根据自身实际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我们还要继续转变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方式,创业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大学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当前所面临的一些瓶颈问题。开展活动易,培养融入能力很难。创业能力培养活动的开展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前提,而大学生创业能力得以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展专项性的创业能力培养活动。但是,在设计和实施专项性创业能力培养活动时,大教育观的目标往往不是活动的出发点,所以就不能立足于学科教育的具体情况,从而导致创业能力培养活动脱离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素质的拓展。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进行培养,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持续提升,但是必须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成长路线和学科背景,将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融入其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将创业能力培养活动融入学科教育中,就要求我们在熟悉学科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对学科相关的创业知识进行学习,要引导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创业知识;另外,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创业能力培养活动,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创业能力培养活动时,结合大学生的年级特征从纵向上分层进行设计,还要根据个人成长需求从横向上进行分类设计。所以,将培养活动融入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教育体制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人才培养规格以及师资队伍的调整等,所以就需要我们进行统筹协调、一步一步进行实现,这一点的难度也比较大。广泛培养易,个性培养难。高校中,开设创业课程、组织创业计划大赛、举办创业知识讲座等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这些培养形式具有通识性和广谱式,可以对创业基础知识的普及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每个人的先天素质不同,创业能力也不同。而我们只有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地个性化培养,才能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但是,以高校现有的条件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较高。因为一方面,高校中专职进行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职员工并不多,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这项工作只是兼职,所以从人员上来讲,个性化创业培养就很难实现。而另一方面,培养对象的属性也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创业教育很难保证针对性。知识传授易,能力内化难。在高校中,创业能力培养的活动更多的还是比较偏重于“创业学”知识的传递,把培养职场白领或者职业经理人当成教学目标,而对于“创业者”的培养并不看重。这种简单的知识传递忽略了创新及创业能力的深层内涵,将创新和创造转化为单纯的操作和技巧。而事实上,由知道到悟道再到行道的过程就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过程,让学生对于创业知识进行简单的掌握很容易,但是让他们把握创业的科学规律,并且在创业中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领悟创业成功的真谛却是很难的。首先,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起步较晚,近些年,专家学者虽然对此进行了一些积极地探索,但是截至目前还是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培养模式,缺乏理论的支撑。其次,当前高校中主要由负责商学教育的教师和负责学生就业的一线工作人员来承担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工作,所以由于个人经历和工作岗位的限制,教学存在脱离实际的情况。再次,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外在的创业大环境、创业能力培养缺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创业意识淡薄,把创业方面的知识当作一般的学习任务来完成,不能产生内在的需求,缺乏学习兴趣。最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还停留在课堂教授、报告等形式上,方法和途径都很单一,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所起到的帮助的作用有限。

三、主要措施

(一)创业精神的培养

创业是具有明确目标的一种行为,创业对于具有积极向上人生追求的人才有意义。所以,学校可以通过报纸、广播、座谈会、宣传橱窗等来对成功人士的创业事迹、创业过程进行宣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如果一个人具有创业精神,那么他肯定也具有顽强拼搏的毅力,所以老师就可以设置一些挫折、困难来对学生进行锻炼。西点军校就有一项训练,就是为学生安排非常多的工作让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还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不然就会受到惩罚。高校中,可以设置各种干部岗位,让学生轮流担任,为学生提供参与锻炼的机会,通过适当地对学生施加压力,培养学生坚韧的毅力。


还要注重对学生敢于尝试的冒险精神和敢于质疑、敢于否定的批判精神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世界、关注未来,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同时,加深学生对创业意识的了解和认识,让他们在面对挑战的时候更加充满信心。

(二)思维和技能的培养

在创业能力中创业技能和个性思维都是比较核心的内容。创业人才必须要有个性思维,我们在培养人才的创业能力时应当把个性思维当成根本点和出发点。个性思维可以增强社会的活力,推动社会发展。在美国,任何思维观念在合法的前提下都能被发布和实践,社会活力和竞争力也随之大大增强。奥斯卡的头脑风暴法对于学生个性思维培养进行了很好地综合,让学生首先发现目标,再引导学生分析已有的问题,然后训练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指导学生选出最佳答案,最后制定计划,运用这种办法解决问题,得到人们的认可。创业能力的一个方面就是创业技能,广义创业技能和专业创业技能都包含其中。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创业技能时,如果对象是经济专业的学生,就需要他们很好地掌握经济类专业的知识,此外对于公关、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的培养也必不可少,这个概念是狭义的,而广义的创业技能则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每个人都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实现合理的发展。

(三)创业意识的培养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就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创业的意义,打破创业的神秘感。大学生群体素质都较高,也都具有创业的潜能,只要肯动脑筋、肯拼搏,那么人人都可以创业。创业能力不是有少数人才有的专利,而应该是多数人都有的一种素质。在我国的一些高校中,对于学生的管理体制要求得过多、过细,并且要求过于整齐划一,所以也容易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从而使得学生对于创业活动的反应更加冷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所以,想要把求职者的身份变成创造岗位的身份,就要对学生白手起家和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进行培养。为此,我们就可以在学校内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从而营造出以创业为荣的氛围,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建立符合企业行为要求的教学工厂或者仿真的模拟公司,提供一个场所让学生能够进行创业体验。并且还要对学生“勤工俭学”的行为进行大力倡导,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去做,既符合他们即将走向社会的心理需求,又对他们的创业意识进行了更好地培养。

(四)抓好思想教育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是大前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更符合要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想要让大学生在创业活动中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就要有效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比起单纯的智力成就,卓越的个性品质更有意义也更加重要,思想政治素质不过关,不但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可能还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各方面的意见都要耐心听取,深入到学生当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用典型的事例来引导学生的成长,制定有效的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创造积极向上的环境,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学生创业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在他们出现错误的时候帮助他们进行改正,并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在学习、交往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让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能够越走越远。总之,新形势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高校必须要更新原有的观念,与时俱进,抓住机遇,把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当成最紧要的任务来抓。也只有如此,我们的高校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让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李国辉 单位:佳木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